113年10月8日,我們很榮幸接待了聖文森國副總理Montgomery Daniel等人來參觀水利署新店辦公區的大台北防洪水工模型場地!介紹了台灣淡水河百年來的治理歷史,從日治時期開始的河川測量調查,到戰後為防洪和水資源管理所建設的設施,包括員山仔分洪道、二重疏洪道、石門水庫和翡翠水庫等。 副 ...更多
本分署流速儀檢校實驗室,奉經濟部114年2月11日核定:每部流速儀校正收費標準,由原來3,500元調整為4,500元,於114年2月11日起開始實施,併更正對外服務委託單,詳附件。
助理研究員職缺1名錄取名單: 正取:林○壽 備取:陳○圓
相信深探、精究的經驗與觀點 為日後水規分署奠下精闢的水利棋 擴展水利家族每位同仁的視野 克服挑戰並創造水機會 對水利規劃發展更明確的目標進擊
三百多年前先民在二水開鑿八堡圳,引濁水溪的水灌溉農田,開鑿過程中一直無法將水導引至正確的方向,傳說有位林老先生傳授了石笱工法,方能順利引水,灌溉農田;石笱也稱為「籠仔篙」,它利用籐、紮木或竹條製作成圓錐形籠子,在填入石塊,將石笱推疊安置於河中成為水壩,用以引水入田,八堡圳成功引水後,灌溉了彰化平原,稻作產量越居全臺第一,成為臺灣穀倉。本工作坊特邀石笱工法之耆老,進行石笱之實作教學,並讓學員親自體驗石笱製作過程,編製高約4台尺 (約1.21m)之縮比石笱,瞭解石笱歷史文化,激發其他可能應用之創意工法。
水規分署112年業務宣導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