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計畫背景與緣由    

寶山第三水庫壩址的現有地質調查資料已逾 30 年,因此有更新和補充的必要。此外,目前規劃新設的各水庫間聯通管及引水隧道也缺乏地質調查資料。為彌補這些資料空缺,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分署已於 113 年度進行了「寶山第三水庫工程地質初步調查」。本計畫(114 年度)將進一步執行「寶山第三水庫可行性規劃」中關鍵的工程用地地質鑽探、岩石力學試驗及築壩材料調查與試驗等工作,以作為後續施工規劃的重要參考依據。

在寶山第三水庫的相關規劃中,以往已有數項計畫,包括民國 77 年的「頭前溪及鳳山溪水系水庫水源初步調查規劃報告」、民國 80 年的「新竹縣寶山第二水庫調查規劃報告」、民國 112 年的「新竹地區平地人工湖或蓄水設施規劃檢討」,以及民國 113 年的「寶山第三水庫工程地質調查及地形測量」與「寶山第三水庫水文水源運用及工程初步規劃」。

工作概要

本計畫的工作內容將分年度執行:

114 年度工作項目 (民國 114 年 / 2025 年):

  • 基本資料蒐集與分析。
  • 區域地質調查:包含水庫蓄水範圍邊坡及引水隧道洞口影像判釋、壩址區域與薄山脊的地表地質調查,以及攔河堰及引水隧道的地表地質調查。
  • 地質鑽探及試驗:針對寶山第三水庫淹沒區及引水工程進行地質鑽探調查,並執行相關現地與室內試驗(鑽探現地照片及岩心照片如照片1及照片2)。
  • 寶山第三水庫淹沒區將進行10孔地質鑽探,總深度為 425 公尺。
    • 引水工程將進行 6 孔地質鑽探,總深度為 295 公尺。
    • 總計地質鑽探深度為 16 孔、720 公尺。
    • 現地試驗包括標準貫入試驗、分裂式劈管取樣、薄管取樣、現地透水試驗、水位觀測井埋設與監測、孔內攝影試驗等(現地孔內攝影如照片3)。
    • 室內試驗涵蓋土壤一般物理性質試驗、土壤直接剪力試驗、岩石一般物理性質試驗、岩石單軸壓縮試驗、岩石弱面直剪試驗、岩石三軸試驗、岩石動彈性試驗、岩石靜彈性試驗、岩石消散耐久性試驗等。
  •  預期效益:綜整前期地質調查結果,並完成壩址區域、薄山脊、攔河堰及引水隧道的地表地質調查與岩石力學試驗。

115 年度工作項目 (民國 115 年 / 2026 年):

  • 工程地質綜合評析:利用歷年地質調查成果及本計畫補充的地質調查結果,評估壩址區、薄山脊、攔河堰、引水隧道的工程地質條件。
  • 築壩材料調查與評估:進行築壩材料的補充調查與評估,包括可採取築壩材料的數量評估。此項工作將包含試坑開挖(庫區至少佈設 5 孔,鄰近河床佈設 5 孔,共 10 孔)、室內土壤試驗(如一般物理性質、夯實、三軸、壓密、透水、篩分析、粗細骨材比重吸水率、洛杉磯磨損、健性試驗等),以及築壩材料綜合評估(包含可採數量估算及開採計畫研擬)。
  • 地電阻探測:針對研判經過馬武督斷層的 1 號引水隧道進行地電阻探測,以瞭解斷層位置,作為後續規劃設計的參考(探測長度 400 公尺)。
  • 預期效益:完成寶山第三水庫工程用地的築壩材料調查與試驗,以及工程地質綜合評析,為後續工程規劃提供參考依據。

整體而言,本計畫旨在更新與補充寶山第三水庫及其相關聯通引水工程的地質資料,透過專業委託服務進行詳細的工程地質鑽探、試驗與評估,以支援水庫的後續規劃與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