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堤區域 | Seewall region | 指從海堤堤肩線向外150公尺至堤內堤防用地及應實施安全管制之土地或其他海岸禦潮防護措施之必要範圍。但海堤堤肩線向外150公尺範圍內,超過負五公尺等深線者,以負五公尺等深線處為準。 |
海岸 | Shore | 包含高低潮位線間與海水接觸之狹窄陸地地帶。 |
灘線 | Shore line | 陸地與海面之交界線,隨潮汐升降前後移動,低潮時之交界線稱低潮線(LWL),高潮時之交界線稱高潮線(HWL)。 |
碎波帶 | Breaker zone | 近岸區內波浪碎波之區域,因波浪大小不同,大浪碎波較早小浪較遲,成帶狀分佈。 |
潮間帶 | Intertidal zone | 通常指平均低潮線至極值高潮間之區域。 |
規則波 | Regular waves | 波高、週期及波向均相同之波浪。 |
不規則波 | Irregular waves | 波高、週期及波向波形不規則之實際海洋波浪。 |
有義波 | Significant waves,1/3最大波(Max 1/3 waves) | 一序列波浪觀測值中,依波高大小順序排列,取較大1/3個波高之平均值稱為有義波高(Significant waves height)Hs,或稱最大1/3波高(Max 1/3 waves height) 。最大1/3個波高所對應之1/3個週期為有義波週期(Significant waves period) Ts,或 ,此組合稱為有義波,因其較接近目視波高之平均值故稱之。 |
暴潮 | Storm surge | 大氣壓力差及作用於海面之風剪力所產生之海水面變化現象。其效果可能使上風側海面上升,下風側海面下降,與潮汐相加之潮位為暴潮位。 |
暴潮偏差 | Storm surge tidal range | 大氣氣壓差所產生之海水面上升量加暴風作用於海面上之剪力所產生之海域末端水面上升量之和,即暴潮水位減去天文潮之偏差值。 |
溯升 | Run-up | 波浪打在結構物或海灘時水體所能達到處至自靜水面之垂直高度。 |
越波 | Overtopping | 波浪越過自然物或人工結構物頂端之水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