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教育訓練內容摘要

施作原則-風向風速、降雨系統與目標集水區、作業點之關聯性

需考量條件:

  • 厚度、含水量足夠的降雨雲系
  • 雲層移經焰劑軌跡
  • 焰劑能升空入雲
  • 受催化雲層能通過集水區
  • 排除大雨(以上)之降雨

風向風速、降雨系統與目標集水區、作業點之關聯性

目標集水區選定後,操作方式:

  • 於目標區上風適當距離處,在降雨雲系通過焰劑飄移軌跡前燃放焰劑, 歷經升空、入雲及催化過程(需 1~2 小時),雲系抵達集水區。
  • 根據雲層移動情況與低空風向風速,預留雲層移動 1~2 小時之距離,以提供焰劑催化 雲雨所需的足夠時間。例如,當風速為 5 m·s⁻¹,則距離約為 18~36 km。
  • 雲層與氣流多變,需依模式結果對氣流(軌跡)與雲層(含水量等)環境進行客觀評估。
  • 作業便利性考量下,燃放地點通常為水庫壩頂。
  • 國外研究顯示,降雨增量約為 10%。

華南雲雨帶影響下的實作案例

112/2/14上午曾文集水區雲層密布,曾文(X)、甲仙堰(X)是否適合執行人工增雨?

需了解的大氣環境條件:

  • 雲層厚度(含水量)現況與變化趨勢。
  • 焰劑是否可升空至雲層高度?
  • 雲層是否將移動至集水區?

~08:00 甲仙堰天空狀況

台大人工增雨服務團研析大氣環境演變趨勢

台大人工增雨服務團研析大氣環境演變趨勢

預測午後雲層厚度(>2000m)增加、雲底下降(1000 m)及含水量增加,屬層狀雲系,雲下及雲中上升氣流皆微弱,雨滴碰撞機會少。

平地低空為北風不利作業;近山區低空氣流吹送進入集水區上游

  • 平地(仁義潭、烏山頭、月眉堰)低空為北風,焰劑向東南移動,升空高度有限,不利作業。
  • 近山區(曾文、南化、甲仙堰)低空氣流可將焰劑吹送進入集水區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