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水道之父-巴爾頓(W. K. Burton)與濱野彌四郎
巴爾頓(W. K. Burton)與濱野彌四郎
- 巴爾頓(W. K. Burton)像 來源:維基百科
- 濱野彌四郎像
來源:淡水夕陽の美しいやさしい街
威廉·京恩蒙特·巴爾頓(William Kinninmond Burton),過去亦有人稱巴爾頓為爸爾登或勃登,出生於英國蘇格蘭的愛丁堡,1873年畢業於愛丁堡工業專門學校(Edinburgh collegiate School),之後進入「布朗兄弟事務所」(Brown Brothers & Co. Ltd)工作,簽定五年契約,從事土木建築與河川港灣等工程建設。
日治時代,根據台灣總督府製藥局調查發現,台北居民的飲用水源鑿井、河水、掘水與池塘水,其中除部分井水經過地層過濾尚符合衛生外,其餘水質甚差,特別是河水、池塘水更是污穢,因飲水導致疾病叢生。
1896年淡水支廳長大久保利武特聘丹麥技師漢遜(Emanuel Hansen),勘察大屯山麓水梘頭及滬尾各兩處湧泉,水源均自火山岩洞處湧出,判斷除非地殼大變動,兩湧泉水不致減量,且水質甚佳皆可飲用,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當時為總督府衛生顧問〉,推薦替日本設計自來水系統的蘇格蘭人巴爾頓 (W.K.Burton)來台作「衛生工事評估」,決定以台北為衛生工事優先建設地區,於1899年先完成淡水鎮的自來水設施系統(滬尾水道)。
日治初期1896年8月,日本政府聘請其內務省的英國顧問巴爾頓來台,建立全臺灣自來水系統,其學生濱野彌四郎也以助手身分同行,來台擔任土木部技師。他們到處勘查尋找乾淨的水源,以作為上水道的水源地,也同時思考下水道的處理方式。對於台北城的拆除與否,許多日本人是採保守態度,因為他們認為日本人在城內生活良好即可,不需要理會城外漢人的生活,何況上下水道工程所費不貲,且佔領之初仍是財政赤字,因此無暇理會漢人生活區域的問題,因此原本只規劃城區內的上下水道預算。
但巴爾頓來台後,認為台灣的情況與印度不同,印度幅員廣大,殖民者居住的地區與印度本地人相距甚遠,較不容易受到污染;但台灣地狹人稠,需要將整個區域列入考慮,才不會一不小心就受到感染。巴爾頓在來台後的半年就因瘧疾而並倒了,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療養,在此之前非常短暫的時間內,他與他的學生濱野彌四郎到處勘查尋找水源地,包括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的郊區。水源地需要位在較高的地勢上,才能運用重力的方式將水引到都市內,才不需要使用太多的幫浦來輔助。在巴爾頓病倒後,有許多的細部規劃是由濱野彌四郎執行,但主要的想法還是由巴爾頓所提出。
台北水道的水源地,在台北市街南邊距離一公里的林口庄。從新店溪的下游的青潭,引入水源至
台北水道的水源地,在台北市街南邊距離一公里的林口庄。從新店溪的下游的青潭,引入水源至丘陵上,經由過濾、沉殿, 再經由鐵管供給水以供台北市街使用,民國前三年竣工。從邱陵上俯瞰河水,眺覽台北平野,風景頗佳,因此從市區來此遊覽的遊客非常多。 來源:《台北寫真帖》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來源:自來水園區
當時主要的工程是在基隆、滬尾、台北、台中和台南。大都市的規模和預算較大,爭取施工的時間也較長,因此反而是滬尾和暖暖(基隆)的小水道先完工。暖暖水道約於1902年完工,基隆的自來水系統完成,為全台第二個有自來水的城市,同時是台灣最早採用沉澱過濾的淨水場。1907年台北自來水工程以新店溪為水源開始動工興建,1909年4月台北城的自來水工程正式完工使用。1908年4月1日,完成第三座自來水廠,位於台北公館地區的台北自來水廠,就是今天的自來水園區。
- 台北市公館--自來水園區.自來水博物館。
供應台北自來水的台北水道計畫,就是由巴爾頓設計規劃,
濱野彌四郎接力完成 來源:鉅亨網雜誌
- 台北市公館--自來水園區.自來水博物館。來源:國家圖書館
基隆早在清末劉銘傳時期的洋務運動時就設有鐵道,但因鐵道路線需要更改,日本人認為可以在更改的同時,沿著鐵道一起鋪設水管管線較為方便,因此暖暖的部分水道與新設鐵道是同一路線。
淡水水道鐵管路線圖。 來源:Taine
淡水在早期就已經設有水道,但當時是採用較便宜且不耐用的木管,巴爾頓來台後就將其變更為鐵管,但當時台灣並沒有生產鐵管,皆由英國進口。現在去參觀淡水水源地,可以看到那裡展示的英國進口鐵管,我們可以了解當時的衛生水道管線和機器都是由外國進口的。淡水水源地的地點優良,淡水的另一頭即是大屯山火山系,地質中有許多孔細,是天然的過濾器,雨水下沉滲透成為湧泉冒出來時,其實已被淨化過了。
台灣最早的自來水淡水水道(滬尾水道)水源頭 來源:Taine
一般人認為淡水水源地過於簡陋,只有一個儲存槽,沒有過濾、沉澱等設備,但其實是因為它擁有天然的過濾機制,湧出來的泉水隨即可用。淡水水源地有許多個湧泉出口,他們挑選出幾個使用,如水槻頭、雙圳頭(有兩個湧泉,其中一個作為水源地,另一個給農田水利會作為灌溉水),和三空泉(有三個泉孔)。現在淡水居民仍會到水源地取水泡茶,可見水質優良,直到現在淡水水源地都只有一個小儲水槽,不需經過過濾,而可直接將水送出使用。
- 淡水水道水源地 來源:Taine
- 淡水水道水源地,包含取入口、配水井(水槽上家)和事務所
來源:取自1912(大正1年)臺灣統計要覽
- 雙峻頭水源地平面圖圖譜。取入口、配水井和事務所
來源:臺灣水道誌圖譜
- 水源取入口圖圖譜。來源:臺灣水道誌圖譜
淡水水道(滬尾水道)雙峻頭水源地 來源:小松專屬部落格
巴爾頓在明治32年(1899年)時便完成了這些事,但在完成基隆水道設計案後因得了瘧疾返回東京,一年後隨即過世,日本人為了感念他為他立了紀念銅像,但這座銅像在金屬管制時期被鎔鑄成彈藥。
濱野則留在台灣繼續上、下水道的建設,期間長達23年。其中一個偉大的工程-山上淨水場古水道,即原台南水道,係當時日本殖民政府為改善台南地區飲用水質,避免霍亂傳染病危及群眾身體健康,因而繼台北水道後興建的第二條水道。該項工程自1912年開工,由濱野彌四郎主持興建案,原預計4年完工,期間因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因素的波及,因而延宕至1922年始完成。這一條遲來的水道,徹底改變了當時大台南地區的飲水衛生,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日治水道設施,對於解讀自來水系統之現代化進程具有其歷史意義。該項工程,採用動力泵與自然重力所構成的抽水、沈澱、過濾和給水的自來水系統;充分運用地勢位差,以三重重力節省能源使用,自曾文溪地表取得水源,經沈澱、過濾後再送至淨水池貯水,最後利用淨水池與給水區的地勢落差所產生的自然重力,將水送至台南市;整體工程範圍包括水源地及淨水區等兩大區域。
- 現今的山上淨水廠(原台南水道) 來源:台南旅遊網
- 濱野彌四郎胸像;台南山上淨水場,
奇美創辦人許文龍重塑捐贈,2005年
濱野彌四郎對於嘉南地區飲用水源的貢獻,使早期台灣人脫離飲用河水、井水、地下水,改善居民衛生品質及延長壽命著力甚多,而令今人念茲在茲。當時其得意門生八田與一為紀念上司對於水道之偉大事蹟,特在台南縣山上淨水場勒碑立像,後大戰爆發後即不知遺落何處?濱野彌四郎後代曾為此託咐煥智及縣府代為尋找,但幾經努力終無所獲。所幸,向來熱愛藝術及音樂的奇美集團許文龍董事長,依據史料重塑濱野彌四郎塑像,重置於山上淨水場,象徵國人對於濱野彌四郎技師的永恆謝意。除此之外,濱野陸續完成基隆、台北、台中、台南等台灣主要都市的水道計劃、建設,台灣所有主要都市的上、下水道,特別是上水道的建設,幾乎可說都在他的手中建設完成,因此被譽為「台灣水道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