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07年執行目標:社區及部落拜訪及環境調查

民國年(月份) 主題/內容
107年(1 – 2月)
● 金山社區計畫執行目標說明/地點:高雄市燕巢區金山社區工作坊
拜訪金山社區,向社區說明防災保育社區成立的目標及計劃執行內容,提升社區的防災能力和生態保育意識。
● 社區環境探訪與低衝擊開發討論/地點:高雄市燕巢區清隆宮
與里長進行社區的探訪將社區的需求及構想,確實提出交由公所或是縣市政府來輔導協助,成為LID執行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107年(3 – 5月)
● 社區環境探訪與低衝擊開發討論/地點:南區水資源分署
辦理低衝擊開發(LID)設施說明會,向公所介紹LID的理念和技術。LID旨在減少開發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包括雨水管理、綠地設置、透水性鋪面等措施。說明LID的原理、優勢及應用,並展示成功案例。
● 防災保育社區推廣/地點:高雄市燕巢區清隆宮
辦理防災保育社區推廣活動,邀請社區相關幹部參加,透過推廣說明會讓社區更了解防災保育社區成立的目標及計劃執行內容。
107年(6 – 8月)
● 金山社區初步組織確認/地點:高雄市燕巢區清隆宮
金山社區係由燕巢區公所推薦,經拜訪及溝通後,社區表示願意加入防災保育社區。里長也充分理解並支持防災保育的理念,認為此活動對社區的長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金山社區第二次宣導/地點:高雄市燕巢區清隆宮
本分署於金山社區辦理第二次宣導會時,向社區幹部詳細說明防災保育社區成立的目標及計劃執行內容,重點介紹防災保育社區的核心理念,包括提高社區防災能力和促進生態保育的雙重目標。

 

108年執行目標:保育新生活主題確立

民國年(月份) 主題/內容
108年(5 – 8月)
➤ 高雄市燕巢區金山社區-友善農耕
● 社區環境盤點/辦理地點:高雄市燕巢區金山社區工作坊
通過社區環境的全面盤點,社區更了解自身的環境狀況,並制定具體的保育計劃,以利提升生態環境及社區持續維運。
● 集水區分級分區管理及水庫低衝擊開發說明/辦理地點:高雄市燕巢區公所
集水區分級分區管理及水庫低衝擊開發,旨在保護和管理水資源,並促進可持續發展。辦理低衝擊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設施說明會,向公所介紹LID的理念和技術。其中LID旨在減少開發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包括雨水管理、綠地設置、透水性鋪面等措施。說明LID的原理、優勢及應用,並展示成功案例。
108年(9月)
● 成果座談:保育社區計畫推動與年度成果分享/地點:臺南文創園區
辦理成果座談會之目的除了說明本年度推行成果之外,也安排與會的社區民眾發表自己對於社區特色及環境的瞭解,藉由社區間的交流分享,吸收其他社區的經驗及優點;會議中亦進行分組活動,討論各社區風貌及對水源保育的認知,讓更多民眾了解社區如何從生活中實踐水源生態保育,並推動社區水源環境改善美化及復育,創造與累積未來永續經營發展之能量與動機。
● 社區觀摩:社區環境教育及環境營造/地點:台南市後壁區無米樂社區、台南市二行里社區
藉由參訪實作生態保育兼具水患自主防災功能之社區,期待激勵參與之民眾對自己社區的認同,並創造與累積未來永續經營之能量與動機,以加深對生態保育及水源的認識與生活防災意識提升。除此之外,也藉由社區觀摩交流提供社區間彼此認識及社區推動辦理的成果與心得分享。

 

109年執行目標:保育新生活執行藍圖及願景討論

民國年(月份) 主題/內容
109年(6 – 7月)
➤ 規劃110-112年之執行內容及預計拜訪之社區組織
➤ 跨域團隊整合:農耕、生態、土砂防災等
● 高雄市燕巢區金山社區-高雄農業改良場
● 阿公店水庫生態檢核及水庫空庫防淤/地點:高雄市燕巢區公所
邀請漢林生態顧問公司合作,並由該公司之宋心怡經理及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蔡元融博士擔任講師。課程分成阿公店空庫防淤及水庫集水區生態檢核兩個主題,透過阿公店水庫生態議題、生態案例、水庫防淤、延長水庫壽命、提昇民眾生態保育理念等相關工作,宣導水庫集水區治理與管理的現況,促使民眾了解水資源保育之重要性。
● 精進農耕栽培及健康農耕管理/地點:燕巢區金山社區工作坊
利用相關農耕課程,使民眾瞭解在地水源水質改善與水庫集水區水質之關係。透過宣導農藥施作與水源保護的關聯性,並佐以精進農耕栽培、健康農耕管理課程及肥料管理等內容,估算各戶農地每年可降低使用化肥與農藥量,以推估可降低氮、磷、鉀之使用量,期能改善在地水質、降低水庫集水區污染,並提高具體農耕及水質改善效益等目標。

 

110-112年執行目標:保育新生活社區深耕與推動

民國年(月份) 主題/內容
110年(5 – 9月)
● 阿公店水庫營運管理與民眾參與/地點:南區水資源分署燕巢區辦公室三樓
水庫經營管理主要目的為減少土砂入庫及延長水庫壽命、穩定及維護水資源滿足各標的用水等,並以減洪滯洪的方式保障下游民眾的財產生命安全。而水庫經營管理所施作之工程會帶來環境的改變,因此在工程目標及結構安全下,盡量採取生態友善的設計及施工,期待可減少工程對生態的影響。
● 農耕精進水質改善/地點:高雄市燕巢區金山社區工作坊
課程內容針對109年度推廣的情形,再精進課程內容。以提高農耕及水質改善效益為目標,了解於災後復耕過程中,良好的肥料管理也是恢復果樹生機的重要作業。其中,可透過定期追蹤,學習正確使用肥料及農藥之觀念,每年可降低使用化肥與農藥的量體,以推估可降低氮、磷、鉀之使用量,形成具體的水質改善成果。
111年(3 – 4月)
● 友善農耕淨水/地點:高雄市燕巢區金山社區工作坊
以減少農藥用量及合理化施肥為主要課題,提升社區農業的污水淨化能力,結合生態保育與環境改善為目標。
● 社區發展與保育治理及社區發展關係/地點:高雄市燕巢區金山社區工作坊
藉由「社區發展與保育治理」之宣導課程,讓民眾了解水庫集水區發展及保育治理之相輔相成,以提升環境發展能量,共同守護水庫集水區的水質環境。
● 阿公店水庫環境導覽介紹/地點:阿公店水庫
邀請高雄市燕巢區援剿人文協會擔任「阿公店水庫環境介紹」導覽解說員,藉由公私協力的專業介紹,讓民眾認識南台灣知名景點阿公店水庫人文地理環境及營運概況,推廣保護水環境的重要性,並邀請阿公店水庫管理中心鄭仁嶽正工程司參與本次宣導活動,協助講解阿公店水庫治理工程,使參訪民眾明白水庫空庫防淤操作、清淤作業及湖泊光電之營運狀況。
111年(8月)
● 成果座談:社區推動成果分享與防災保育結合發展探討/地點:高雄福容飯店
本次座談會除了展示以下社區的歷次活動內容,同時回顧民國110年社區推動之成果。會中由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陳俞旭組長做經驗分享,並由民眾回想社區推動執行所遭遇到的問題及困難,盤點各社區既有的特色及地方人文歷史。藉由相互討論的過程中,引導各社區民眾把既有環境文化特色與防災保育社區做結合。
➤ 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特富野社區:保存文化的迴響與紮跟
➤ 高雄燕巢區金山里社區:產業如何傳承與創新
➤ 屏東縣牡丹鄉牡丹村社區:部落的轉型與再生
● 社區觀摩:友善耕作與產業創新/地點:高雄市燕巢區金山社區
高雄市燕巢區金山里社區係本分署於民國107年成立之防災保育社區,並與農業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合作,使社區逐步轉型為友善耕作,其整體發展定位為友善農作淨水,以達到環境水資源保護之目的,在減少肥料的同時,也能結合推廣社區觀光農產,且兼具生態田園教學之功能。
112年(3 – 6月)
● 社區農業污水淨化及生態保育環境/地點:高雄燕巢區金山社區工作坊
本次教育訓練邀請荒野保護協會共同規劃課程內容,並由臺南分會黃嘉隆副會長擔任講師。鑑於高雄市燕巢區金山社區推動的目標為「友善農耕淨水」,除了推廣友善農耕淨水,也期望能結合「自然生態環境保育」及「社區生態導覽」。本次活動讓民眾透過課程,可以學習到社區內的生態植物、環境與自然文化、保育議題、景觀與地質、資源保育及利用等知識,該內容將於社區推廣生態觀賞旅遊時,有助於資訊傳遞的分享與交流。
● 認識高雄與阿公店水庫水源水質改善/地點:沃野山丘咖啡廳
此次課程邀請本分署已退休人員王盈欽正工程司擔任講師,藉由空拍影片介紹高雄市燕巢區的人文地理環境及阿公店水庫的營運概況,並推廣保護水源環境的重要性。另外,本次活動還邀請關心地方人文生態的援剿人文協會一同參與。該協會長期進行燕巢區水資源流域之人文生態調查,並推廣社區文化生態旅遊。透過此次課程,促使民眾共同探討水庫集水區的生態保育課題,以利持續推廣在地的環境特色。

 

113年執行目標:保育新生活社區新社區推廣

民國年(月份) 主題/內容
113年(3 - 5月)
● 防災保育社區推廣與拜訪/地點:援剿人文協會
鑑於援剿人文協會的在地知識與社區的影響力,本分署邀請該協會參與各類相關水源保育知識的活動,培訓更多的志願者進行講解服務,期待能藉此擴大水源保育的影響範圍。
113年(6 - 8月)
● 阿公店水庫源起與發展過程/地點:高雄岡山之眼
帶領民眾實地走訪阿公店水庫及其周邊,使其了解水源保護區的現況與措施。本次活動透過介紹地形、地質和氣候特徵,提升民眾對生態保育和人文地理的認識,期待能提升民眾的生態復育意識和環保責任感,促進水庫周邊生態環境的恢復和改善,增強社區凝聚力。活動內容不僅豐富了民眾知識,更注入生態保育的新活力,期待能確保水源和生態環境的長期健康,並推動社區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