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果座談:防災保育與社區營造的跨域結合/地點:鄒族自然與文化中心
本年度計畫執行經驗分享,就集水區水庫保育治理、環境生態、社區共生等議題展開討論,說明保育治理不僅是集水區的治理工程,而是應以社區與人為基本,組合成保育治理的一百種面貌。
並邀請全國自主防災的種子社區-宜蘭縣自主防災協會吳文龍理事長,擔任座談會講師分享防災經驗與知識傳承,也分享推動中與社區成員緊密結合的夥伴關係,是社區團結一心的最佳呈現。
● 社區觀摩:鄒族文化與現代保育部落的傳統與創新/地點:阿里山鄉達邦、特富野社區
進入特富野社區進行導覽和解說,分享生態保育、文化保存和深耕教育的推動成果,使保育新生活與鄒族文化、教育和產業中相互融合。
發展新思維,防災保育社區不應僅以防減災及維護水源環境為目標,而可朝向結合社區整體力量,推廣社區營造多面向的發展及產學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