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計畫範圍與內容

自南湖大橋至八堵橋間約21 公里河段,其中新北市汐止區河段約11 公里,基隆市河段約10 公里;河道疏濬(北山大橋(二)至保長坑溪出口)約7.5 公里,護岸工程19,210m。本計畫包括用地取得、防洪工程及配合工程等3 部分。

 

◆ 用地取得

初期實施計畫用地取得,採用一般徵收方式辦理,取得原則於新北市轄河段徵收低水護岸、疏浚工程所需用地,而基隆市轄河段則依水道治理計畫用地範圍辦理徵收,計徵收14 區共947筆土地,面積達30.61 公頃;如因配合都市土地整體開發利用需要,得採用區段徵收或市地重劃方式辦理。

◆ 防洪工程

基隆河治理工程初期實施計畫範圍自基隆河南湖大橋以上至八堵鐵路橋間,於88 年3 月開始施工,由前台灣省政府水利處第十河川局(本局前身)執行,91 年4 月底完成,共興建護岸長度22.82 公里,南湖大橋至保長坑溪出口及保長坑溪出口至五福橋等河段,河道整理14 公里疏濬清運土方365 萬立方公尺。計分標15 件工程(基隆市轄段8 件,新北市汐止段7 件)及計畫河段河道內地上物清除3 件,共計18 件工程,內容包括河道整理與疏濬、興建堤防、護岸等防洪構造物。基隆河治理初期計畫平面圖


◆ 配合工程

除基隆河之護岸及河道整理工程外,另外之配合工程由台北縣政府(今新北市政府)及基隆市政府辦理,在支流系統改善部分,主要針對於計畫區域內淤塞較嚴重之保長坑溪、鄉長溪、無名溪、茄苳溪、康誥坑溪、北港溪及下寮溪等7條支流約8.7 公里之河道,配合辦理護岸及疏浚工程,以免形成缺口因迴水導致溢淹,以發揮整體渲洩功能。

至於堤後排水抽水設施則是在全區約三百餘公頃地勢較低窪及人口密集處,於堤後設置抽水站17 座設計抽水量約為190 C.M.S 並興建引水幹線3.6 公里接引市區排水,以利於基隆河水位高漲,無法以重力方式排除市區逕流時,藉抽水機抽出以有效解決堤後積水問題。

基隆河初期計畫支流改善工程基隆河初期計畫抽水站

◆ 非工程措施

設置防災中心、預警系統、購置防汛器材及辦理防汛演習、防災宣導等汛期緊急應變措施,有效增強台北縣政府(今新北市政府)、汐止鎮公所(今汐止區公所)、基隆市政府暨沿岸民眾等緊急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