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蘆洲疏濬工程近完工 喜見冬候鳥滯留現蹤

淡水河左岸蘆洲堤防旁灘地,受長期泥沙淤積與紅樹林生長擴張影響,灘地陸化現象嚴重,河川通洪能力下降,茂密的紅樹林易攔截大量川廢,讓該處環境更加劣化。為解決這一問題,在確保河防安全前提下,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分署積極進行淡水河左岸蘆洲疏濬工程,在確保河防安全前提下,施工期間適度降低對當地的生態擾動,挖設潮溝,以優化生態棲地空間。近期觀察顯示,冬候鳥如黑面琵鷺、魚鷹、綠頭鴨等都現蹤淡水河,為蘆堤灘地的生態復育帶來喜訊。

第十河川分署於 112年度進行「淡水河左岸蘆洲疏濬工程第二期第一標」,施工階段共辦理四次生態工作坊,邀請相關專家學者進行指導,廣納NGO生態團體意見。其中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劉靜榆研究員指出,在地的臺灣旱招潮偏好開闊泥灘棲地,建議工程執行過程中宜降低灘地擾動,灘地初生之紅樹林胎生苗,採人工方式移除;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葉再富主任則建議,完工後疏濬機具於河道所闢之深槽不需回填,保有潮池、潮溝樣態,可使其在漲、退潮皆留有水路,讓當地留鳥與候鳥各取所需,增加生態多樣性。

為了提升工程人員對當地生態的認識,第十河川分署於113年1月29日舉辦「淡水河左岸蘆洲堤防鄰近濕地鳥類辨識教育訓練」,邀請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蔣副總幹事功國、陳岳輝擔任講師,介紹蘆洲地區濕地生態,課程內容採室內講授淡水河常見鳥類識別結合戶外現地觀察。蔣老師以鳥種特徵作為切入點,介紹台灣各地常見溼地鳥類外型及習性,也讓參與學員能夠快速瞭解鳥類辨識的技巧。

當日天氣晴朗,大批鳥類都聚集於蘆洲堤防外濕地,講師熟練操作著單筒望遠鏡,讓學員實際觀察,赤頸鴨、青足鷸、白面琵鷺、黑腹濱鷸、鸕鶿等多樣族群,講師描述,近期這片灘地生態環境已明顯改善,吸引越來越多人前來賞鳥,由此可知紅樹林疏伐對這片感潮濕地有極高的正面影響。藉由此次教育訓練,讓學員及各界瞭解工程手段除加強防洪安全,也能友善改造生態環境。

台灣水資源與農業研究院亦表示,在工程施作過程挖設潮溝,能有效拓展鳥類覓食與活動空間,在竣工前觀察冬候鳥況時,明顯觀察到,被臺灣紅皮書列為接近受脅(NNT)且為第一級保育類的黑面琵鷺、易危(NVU)的小水鴨、第二級保育類的白琵鷺、魚鷹與綠頭鴨、小環頸鴴都現蹤在鄰近灘地,分別在漲退潮時於潮溝進行覓食、梳洗羽翼與嬉戲。

第十河川分署表示,未來將繼續以尊重生態為出發點,對蘆堤灘地進行生態監測,觀察棲地復育情形及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分署進一步強調,河川治理不再僅僅是傳統的工程施作,而是將城市發展與生態保育平衡並行,隨著紅樹林疏伐及疏濬對生態的正面效果,第十河川分署誠摯邀請生態愛好者前往淡水河蘆堤灘地,共同體驗城市水岸的豐富生態。

 

 

水利署第十河川局發言人:副分署長楊連洲

電子郵件信箱:wra10012@wra10.gov.tw

辦公室電話:(02)89669870#1101行動電話:0936-187635

承辦單位:管理科 科長温啓忠

電子郵件信箱:wra10045@wra10.gov.tw

辦公室電話:(02)8966-9870#2300 行動電話:0922-36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