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當氣候變遷不斷來敲門,我們該關注什麼? 水領袖峰會國內外專家齊聚,聚焦「綠色永續下創新水戰略」擘劃新時代的水資源永續發展願景

  面對未來更嚴峻的極端氣候事件,經濟部水利署於10月12日至14日假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2台灣國際水週-國際論壇」,特別以「綠色永續下創新水戰略」為主題,共計舉辦1場水領袖峰會及12場橫跨水與「環境」、「經濟」、「科技」及「文化」論壇,藉由探討創新的水戰略,強化供水穩定,提升承洪韌性,以建構永續發展的水環境。

  今(12)日高峰論壇「水領袖峰會-綠色永續下創新水戰略」隆重登場,一開始特別邀請臺南市和順國民中學郭巧芸同學及臺南市海佃國民小學李沅澈同學與我們分享「下一代期許的水願景」,學子們呼籲珍惜及愛護水資源,除了政府努力外需要政府及全民共同努力揭開序幕;接著由水利署賴建信署長引言呼籲面對氣候變遷,應重視組織、基礎設施、社會及經濟的韌性的提升,並同時邀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環境工程Jay R. Lund特聘教授、國際水協會Kala Vairavamoorthy執行董事以及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黃正忠董事總經理等重量級人士發表演說,席間包含荷蘭在臺辦事處譚敬南代表等超過百位國內外專家一同探討創新的水戰略。

  水利署賴建信署長表示,氣候變遷不再只是科學名詞,它已不斷的來敲門,歷經百年大旱,臺灣已深刻感受氣候變遷帶來的威脅。面對極端氣候,我們無法迴避,建構韌性為實踐永續發展的重要方法,因此需要從組織、基礎設施、社會及經濟等面向不斷提升韌性,強化調適能力,並在提升韌性過程,從思維到行動到制度,逐步落實NBS,以自然永續達到SDGs。
Jay Lund特聘教授以「促進水資源管理的永續性和減排」為題,探討水資源使用與管理、社會排放及永續發展之間相互影響,往往涉及個人利益和重大決策,需藉由整合機制來協調決策,以提高水資源系統之調整彈性,更使水資源得以持續供給,滿足生命對水源之永恆需求。

  Kala Vairavamoorthy執行董事則以「逆轉水資源短缺的新模式」為題,探討氣候變遷加劇水資源及未來前景的不確定性下,需藉由科技推動生產力提升,包括數位化再生水的處理技術可有效提升用水效率,並將水、氣候和循環經濟整合在一個創新的用水模式典範,而這套新的用水模式對於新開發的產業園區或城市將帶來巨大的發展機會。

  黃正忠董事總經理以「ESG、淨零與水韌性」為題,關注在氣候緊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ESG將成為評估企業是否具備永續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並特別指出水價就如同價一般,將成為國際間下一個關注焦點,尤其是在水資源供應深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台灣,藉由ESG及對外主動透明揭露,使企業在水資源使用策略上更具韌性。

  水利署表示,為期三天的「綠色永續下創新水戰略-國際論壇」,除水領袖峰會外,明(13)後(14)兩日尚有12場論壇,將由英國、美國、日本、南韓、新加坡、荷蘭、以色列及國內專家,探討多元水源、防洪、防災應變、公私協力、ESG、NBS...等全球關注的重要議題,歡迎產官學研各界現場或線上參與(https://2022twf.org/videos/),齊心關注建構永續發展的水環境。

水利署發言人:王副署長藝峰
e-mail :a15w240wra.gov.tw
辦公室電話:(02)37073000 行動電話:0933-012183

承辦單位:綜合企劃組 副組長 謝文元
辦公室電話:(04)22501128 行動電話:0932-657649
e-mail :swy1210@wra.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