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石門水庫位於桃園市境淡水河最大支流大漢溪上,行政區跨大溪、龍潭、復興三區,原建庫主要標的為灌溉與防洪,目前其調節供應公共給水之功能愈形重要;其公共給水除下游鳶山堰攔引送板新淨水場外,另有於大壩上游取水經石門大圳送平鎮、龍潭、石門淨水廠,及於後池堰取水經桃園大圳送大湳淨水廠者,每日平均由水庫調蓄之供水量約80萬立方公尺,加下游未控流量及三峽河抽水站者,總供水量最大可達148萬立方公尺,主要供應新北市、桃園市及新竹縣湖口鄉之公共用水。
石門水庫主壩原規劃為混凝土拱壩, 基於壩基承載力考量設計時修正為土石壩。另,水庫排洪設施原僅規劃建置有溢洪道,民國52年由於葛樂禮颱風引發超大洪水,經重新檢討後於民國68年在大壩右岸山脊增設排洪隧道,排洪能力由原設計之每秒10,000立方公尺提升到每秒12,400立方公尺。
基本資料
水源: |
淡水河支流大漢溪 |
位置: |
桃園市龍潭區、大溪區、復興區 |
興建機關: |
石門水庫建設委員會 |
管理機關: |
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 |
興建時間: |
民國45年7月~53年6月 |
功能效益: |
1.灌溉:桃園、石門大圳灌區36,500公頃
2.給水:桃園市、新北市、新竹縣32鄉鎮區每日80萬立方公尺(板新、大湳、石門、平鎮、龍潭淨水廠)
3.發電:年發電量2.3億度(石門電廠)
4.防洪
5.觀光 |
集水區面積: |
763.4平方公里 |
滿水位面積: |
8平方公里 |
滿水位標高: |
245公尺 |
目前總容量: |
2億0315萬立方公尺(107年11月測) |
目前有效容量: |
1億9740萬立方公尺(107年11月測) |
旅遊資訊
石門水庫周邊景點無障礙遊程、石門水庫觀光景點(交通部觀光局)
石門水庫位置示意圖(資料來源:水利地理資訊服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