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花蓮海岸

縣市別

花蓮縣

海岸長度( 公里)

118.85

境內重要河川水系

秀姑巒溪、花蓮溪、和平溪

海岸類型

新城至花蓮溪口:砂岸,其餘各段:岩岸

侵淤情況

侵蝕

一般特性:
1.海岸情況
  花蓮縣位於台灣東部,面臨太平洋,海岸線全長約119公里,為全台海岸線較長的縣市。北起和平溪,南至秀姑巒溪口以南之靜浦。立霧溪以北屬斷層岩岸,花蓮溪口以南為海岸山脈東側,坡度陡峻,海岸地形變化較小,因此轄區內之海岸整治大部分在立霧溪口至花蓮溪口間,尤其是美崙溪花蓮溪口段為本局治理重點,該段為花蓮精華地帶,與花蓮港相連,近年沿岸侵蝕地形變化較大,並危及到花蓮市北濱、南濱、化仁一帶居民之生命及財產。
2.海岸侵蝕
  花蓮海岸因地理環境的關係,歷年均受到太平洋低氣壓所形成之颱風巨浪侵襲。在立霧溪口以北因屬斷層岩岸侵蝕較緩,在花蓮溪口以南屬海岸山脈之岩石海岸,侵蝕速度亦較緩,又因早期各河川量豐沛可彌補沿岸之侵蝕,以及時代與環境的不同,鮮少引起注意,民國六十九年花蓮港擴建計畫實施,又因近年來工商發,各項建設擴展迅速,各河川石隨之大量開採,造成河川量之減少,因此花蓮市郊之北濱、南濱、化仁一帶海岸變化加劇,海岸線侵蝕嚴重。故本局於70~71年及73~76年間辦理花蓮海岸地形觀測,工作內容:由美崙溪口至花蓮溪口段全長約4公里,共設16個大斷面,每年在同一時段內觀測,每年在颱風來臨前及東北季風前各觀測乙次,將觀測結果制成「花蓮海岸地形觀測成果報告」,至今已有十餘年之觀測調查資料,可提供學術單位及海岸工程設計參考資料。


自然概況:
1.海岸性質
  花蓮海岸多屬山岩峭壁,因面臨太平洋,且處於大陸板塊斜坡邊緣,海岸坡度較陡,因此離岸不遠處即為太平洋海溝,水深可達1000~2000公尺以上,各地段之特質如下:
(1)和平溪口以南至立霧溪口以北段屬斷層岩岸,略呈東北往西南走向,大致與中央山脈之走向平行,山勢險惡直逼太平洋,海岸偶有少許砂礫土質海灘,主要岩類包括片岩、變質石灰岩(亦稱大理石)及片麻岩三類,該段岩質較硬,因此海岸侵蝕自然較不明顯。
(2)立霧溪口至花蓮溪口段為片岩沖積層與砂礫土,歷年受到太平洋巨浪之沖擊,岸邊陸地逐漸後退,因此本段亦屬侵蝕海岸。七星潭奇萊鼻以南至花蓮港段為珊瑚礁海岸;美崙溪口至花蓮溪口段屬土質,為砂礫土質海岸,地勢較為平坦,土質粒徑小,禦浪能力薄弱,亦同屬侵蝕海岸。
(3)花蓮溪口以南為多層山岩峭壁之岩石海岸,灘少而參雜於山岬之間。海岸常見海蝕坪台,或為海浪侵蝕成谷溝,或為海水沖擊切割而成方形岩塊。本段海岸線仍相當平直,由於地殼在更新世時之不等量上升造成梯田狀地形,浮升之珊瑚礁及窄而深之岩石峽道海蝕溝隨處可見。石梯坪段有較為嚴重之侵蝕
2.氣象
  花蓮地區為典型季風氣候,冬暖夏熱,全年多雨,夏季受西南氣流及颱風直接侵襲,冬季則有強大之東北季風。因此花蓮海岸全年吹東北風和西南風的頻率最多,東北風佔全年1/4以上,西南風佔全年約1/3左右;花蓮地區平時風力不強,僅在吹東北季風時,風力可達4級以上,但佔全年頻率不到10﹪,其餘各風力均在3級左右。年平均溫度約22℃,絕對最高氣溫約36℃,絕對最低氣溫約4.4℃。年平均雨量為2028毫米。
3.河川水文:
  花蓮海岸主要有花蓮溪秀姑巒溪立霧溪等三大水系河川注入太平洋,其中花蓮溪全長57公里,流域面積1507平方公里,年逕流量約3813百萬立方公尺,年輸量約20.5百萬公噸;秀姑巒溪全長85公里,流域面積1790平方公里,年逕流量約4186百萬立方公尺,年輸量約19.9百萬公噸;立霧溪全長58公里,流域面積616平方公里,年逕流量約1324百萬立方公尺,年輸量約13.1百萬公噸。
4.海象
(1)海流:影響東部海域的海流有黑潮、東北季風流、西南季風流、湧昇流四種。
(2)波浪:花蓮地區沿海海域全年平均浪高約在1~1.2公尺,季風期浪高平均3~4公尺,颱風期浪高達5~19公尺。
(3)潮位:
 最高暴潮位:+1.98公尺
 平均高潮位:+0.60公尺
 平均潮位 :+0.12公尺
 平均低潮位:-0.37公尺
 最低低潮位:-1.49公尺


生態:
1.陸地部分:花蓮海岸線為全台較長的縣市,生態變化萬千,因全縣多屬山地,地形陡峭,山脈直逼海岸,腹地狹窄,其中部分海岸更為陡峭斷崖。秀林鄉崇德段屬斷層海岸,為陡峭海蝕崖;新城至花蓮市則屬板塊縫合帶的河口沖積扇地形花蓮溪口以南為海岸山脈,山脈至海岸線間腹地狹小,海階地形發達,部分海岸為斷崖,海浪侵蝕作用處處可見,因而形成許多海蝕地形,而面海植被屬於亞熱帶之常綠闊葉林,種類繁多,在秀姑巒溪口中央之獅球嶼亦有豐富的植物及鳥類、爬蟲類等各類動、植物。
2.海域部分:花蓮海岸因因水質乾淨、坡度陡峭且有黑潮經過,因此海中生物資源豐富,包括迴游性魚類、哺乳類的鯨豚、脊椎動物的海龜等,其中石梯坪附近屬珊瑚礁海域,而珊瑚礁海岸為魚類與海生蟲類聚集地,因此魚類較為豐富。


景觀:
  花東海岸有豐富的地質地形景觀,在北段有蘇花公路經過之清水斷崖,山勢陡峭雄偉;立霧溪口至花蓮溪口段屬沖積層,為花蓮之精華地段,其中有新城海岸、七星潭海岸公園是休憩、尋找奇石與風景石的景點。
  目前花蓮海岸地段主要發展之休閒遊憩地點有太魯閣國家公園;由東部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開發之景點有芭崎眺望台、磯碕海水浴場、石梯賞鯨碼碩、石梯坪珊瑚礁海岸、秀姑巒溪口長虹橋等景點。花蓮市區有南濱及北濱公園;尚有開發中之七星潭海岸遊憩區及鹽寮海洋公園等,以配合花蓮縣觀光事業之發展。

人文社經:
1.人文
(1)交通發展
  二戰後,政府劃分行政區時,將花蓮改制成立縣政府,推動文經建設,始乃東部區域建設之始。當時花蓮交通非常不便,對外僅靠蘇花公路,而蘇花公路路況不佳每遇大雨交通便中斷。在政府大力的推動建設下,目前已完成中部橫貫公路、新中橫、北迴鐵路、花蓮國際機場、花蓮港等重大交通建設;花蓮海岸公路台十一線除部分路段外均已拓寬為二十公尺,因此對外之交通可稱便利。
(2)行政區域
  花蓮縣是台灣海岸線最長之縣市,屬花蓮縣行政區,其中包括花蓮市、吉安鄉、秀林鄉、新城鄉、壽豐鄉、豐濱鄉等六鄉市。
2.經濟
(1)產業:花蓮海岸位於台灣東部,位處背山面海之狹長海岸地帶,各聚落經濟之發展頗受地形及氣候之限制,因此區內腹地小的聚落仍沿著蘇花公路、省道台十一線邊分佈,位於腹地較廣之海階地或丘陵地之聚落則多以務農型態之散村型式存在,其餘因靠近海岸,並附有不同規模之漁港,多從事漁業之經濟活動。
(2)漁港:花蓮海岸因受海岸地形之影嚮,斷層海岸多,較少灣澳,目前僅有花蓮港、和平水泥專用港,另有石梯、鹽寮等漁港,其他有13處小型漁筏停靠點,因此沿海的居民就以漁業或小型養殖業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