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安溪:大安溪士林攔河堰越域引水,以增加鯉魚潭水庫之蓄水量,士林攔河堰導水路設計流量為35cms,經頭水隧道及壓力鋼管至卓蘭電廠發電,發電尾水經重力式尾水隧道洩放入景山溪;后里機組由大安溪本流築臨時壩引入,經由取水口水路及隧道至發電廠水槽,尾水轉供農田灌溉。
(二)大甲溪:大甲溪水源豐沛、河床陡峻、落差大,位能足夠,具有優越的發電條件,台電在大甲溪沿線設立德基、青山、谷關、天輪等電廠及馬鞍、社寮等水力機組,運作已有數十年之久,裝置容量共計110萬千瓦,占水力發電裝置容量約4分之1;年發電量26億度,占水力發電量的40%。
(三)濁水溪:濁水溪流域興建一連串水力發電設施,霧社、日月潭水庫為電力開發之樞紐,霧社完成於西元1959年、日月潭完成於西元1934年,兩水庫以發電為主要目標,霧社發電放水經由武界壩引入日月潭水庫利用,同時於水里溪設置一連串發電廠發電,水里溪明湖(大觀二廠)及明潭電廠為國內兩座大型發電廠。經由水庫蓄水發電後之尾水由水里排入濁水溪主流供應下游灌溉等標的用水利用。
水力發電
水系 |
電廠名稱 |
設計水頭
(m) |
流量
(cms) |
裝機
(容量MW) |
年發電量
(億度) |
發電方式 |
水輪機 |
啟用日期 |
管理單位 |
大安水系 |
卓蘭 |
264
|
35
|
78
|
2.66
|
慣常 |
豎軸法藍西斯式 |
2002-9 |
台電公司 |
大安溪 |
后里 |
72.4
|
35
|
1
|
0.01
|
慣常 |
橫軸單渦卷法蘭西斯式 |
1911-8 |
台電公司 |
大甲溪 |
德基 |
143.1
|
217.5
|
234
|
3.59
|
慣常 |
豎軸法藍西斯式 |
1974-6 |
台電公司 |
青山 |
275
|
174.8
|
360
|
6.99
|
慣常 |
豎軸法藍西斯式 |
1971-2 |
台電公司 |
谷關 |
|
133
|
180
|
5.07
|
慣常 |
豎軸法藍西斯式 |
1961 |
台電公司 |
天輪 |
176
|
70.0
|
19.5
|
5.50
|
慣常 |
豎軸法藍西斯式 |
1952-9 |
台電公司 |
馬鞍 |
108
|
144.5
|
135.0
|
4.00
|
慣常 |
豎軸法藍西斯式 |
1998-7 |
台電公司 |
社寮 |
27.3
|
5.5
|
0.9
|
0.06
|
慣常 |
|
1922-2 |
台電公司 |
濁水溪 |
萬大 |
109.7
275.0
|
12
6.95
|
36
|
1.26
|
慣常 |
FSS-V
2P4N-H |
1957-7
1943-3
|
台電公司 |
萬大(#4號機) |
109.7
|
22
|
19.7
|
0.618
(2013年至7月累計) |
慣常 |
FSS-V |
2012-9-18 |
台電公司 |
萬大(松林分廠) |
45
|
53
|
20.9
|
0.402
(2013年至7月累計) |
慣常 |
FSS-V |
2012-12-27 |
台電公司 |
大觀一廠 |
320
|
9.325
|
110
|
2.9
|
慣常 |
2P4N-H |
1934-7 |
台電公司 |
大觀二廠 |
316.5/326
|
89.4/87.2
|
1000
|
11.5
|
抽蓄 |
VFR-IRS |
1984-10 |
台電公司 |
鉅工 |
123.64
|
20.8
|
43.5
|
1.5
|
慣常 |
FSS-V |
1937-8 |
台電公司 |
濁水 |
13.86
|
5.8
|
3.607
|
0.2
|
慣常 |
FDD-V |
1923-12 |
台電公司 |
明潭 |
380
|
82/71
|
1602
|
24
|
抽蓄 |
FSS-V |
1992-4 |
台電公司 |
水里 |
39.5
|
37.2
|
12.75
|
0.15
|
慣常 |
FSS-V |
1992- |
台電公司 |
北山 |
51.2
|
10.2
|
4.32
|
0.21
|
慣常 |
FSS-V |
1989/5/15並聯 |
台電公司 |
註:
1、大甲溪電廠資料水源為財團法人台灣綜合研究院97年辦理「中橫沿水庫逐年由下游往上游拆壩對發電及產業經濟影鄉與相關代替方案研究」。
2、大安溪電廠資料來源為:本局96年委託黎明公司評估「鯉魚潭水庫越域引水效能評估及改善措施規劃」。
3、濁水溪電廠資料來源為:大觀電廠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