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國河川日水岸縫合X公私協力主题串聯 臺南市政府水利局近年辦理「竹溪水環境改善計畫第一期及第二期」,於公私協力及水岸共生工作上成效卓越,並榮獲全國水環境大賞、國家卓越建設獎、臺南市公共工程優質獎肯定,走讀竹溪水岸,可認識河川流域水域文化,感受水岸縫合的魅力,重新定義人與水環境之間的界線。 由臺南市政府水利局與綠波環境設計團隊,帶領大家走讀竹溪,竹溪曾是府城古溪(舊稱溪仔墘溪),時代變遷成了生活污水下水道,還曾蒙上「臭水溝」陰影,歷經整治改善後,成為台南新地標,自然生態逐漸回來了看的到翠鳥、白鷺鷙的蹤跡。 大家沿著一期、二期,走到三期哈赫拿爾森林·逐漸由都市走入自然·這座森林最早於17世紀便已記載於文獻史料及古地圖,其名為「哈赫拿爾森林」(Hagenaars Bosch),意為「海牙人的森林」·亦曾是野鹿群棲的古獵場,即便周遭祭落城市隨著時代更迭變化,林中仍維持著巨樹參天的原始林相,是府城珍稀的自然資源之一。 竹溪的改造是一個尋找整合各方資源的過程,市府協調八大局處整合支援,並與周邊三個鄰里居民、各類體育協會、臺南社大等NGO團體公私協力推動,讓竹溪成為一個具有時間厚度的文化水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