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員山子結束22小時分洪,成功分擔454.7萬噸洪水,保護基隆河下游地區安全

山陀兒颱風帶來驚人雨量,加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導致北部山區強降雨,水位迅速上升。為應對水患危機,員山子分洪道於昨(3日)上午10點達警戒水位63公尺後,自動啟動分洪機制,並於今(4日)上午8點15分結束,歷時22小時的分洪作業成功將454.7萬噸洪水透過隧道導入東海,顯著緩解基隆河下游水患壓力。

這次分洪過程中,於昨晚11點30分達到最高水位64.32公尺,最大分洪流量達每秒217立方公尺,排放基隆河上游52.2%的洪水進入東海。這是今年第三次啟動分洪作業,自93年以來累計第61次應急分洪,有效保護大台北及下游地區如瑞芳、七堵、汐止等地,減少水患威脅。

第十河川分署表示,基隆河上游的200年重現期流量達每秒1,620立方公尺,員山子分洪道可承擔其中81%(每秒1,310立方公尺)的洪水,有效降低洪峰壓力,避免洪水衝擊下游地區。特別是在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下,這次分洪行動更顯重要,保障了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減少水災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