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代淹水潛勢圖製作中,採用荷蘭國家水文研究院 Deltares 開發的 Delft3D FM 1D2D 模式進行二維淹水模擬,針對特定降雨情境下的可能淹水範圍與深度進行推估,為後續防災規劃與治理工程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結合地文資料與水利數值高程模型後,大幅提升建築物與水利構造物鄰近範圍的空間與資料完整度(如建物區塊、溢堤線、水域區塊、海陸線、海堤線)。不同網格解析度的應用,有助於各區域淹水模擬,提供更全面的模擬資訊。
為了有效針對各縣市的淹水潛勢範圍進行高解析度的模擬(在都市計畫區域內,解析度不得大於10米)並配合淹水潛勢圖成果產製的時程,Delft3D FM 1D2D 模式支援 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與 OpenMP(Open Multi-Processing)技術。透過 MPI 可將原有流域模式專案分割為多個子模式專案,並分配至多個 CPU 處理器或多台主機平行運算;再搭配 OpenMP,將各子模式專案提供給CPU不同執行緒進行模擬,加快模式處理速度,縮短計算時間,有效提升模擬效率。原先單一專案需要模擬32小時資料透過MPI區分為4個專案可以有效降為8個小時。
透過 OpenMP 與 MPI 技術的應用,淹水潛勢圖製作效率大幅提升,不僅縮短了模擬時間,還提高了模擬精度。模式專案與淹水潛勢圖成果可供水利署及所屬機關在流域整體改善、調適規劃及工程生態檢核等計畫中參考,促進流域數位化治理,達成資料公開透明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