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阿公店溪流域調適規劃,持續凝聚共識,提升民眾認同第六河川分署

  發刊期數:第0630期/ 發布日期:114/02/07

第六河川分署(以下簡稱六河分署)於113年3月開始辦理「阿公店溪流域整體改善與調適計畫」,以流域為範籌,盤點阿公店溪流域範圍內六河分署與相關單位政策推動、規劃與治理計畫執行情形,跳脫以往以水道治理為主與傳統灰色工程河川治理思維,營造水、自然與人相互之平衡關係,導入民眾參與,進而從下而上改善國土與社會面對風險之能力與因應氣候變遷風險之調適作為,並符合社會大眾對水的想像、對水的期望以及與水的關係,因此以「水道風險」、「土地洪泛風險」、「藍綠網路保育」及「水岸縫合」等四大面向構思並盤點阿公店溪流域重要課題,以因應和消減氣候變遷與社會經濟發展可能產生的各面向風險。

流域以「岡好相聚竿蓁林,尋找清流阿公店」作為總願景,以確保主河道通洪能力、結合逕流分擔及在地滯洪措施推動非工程措施、恢復及確保河川廊道之縱橫向連結及串聯建置河廊景觀、生態、文化廊道為主要目標,透過增加流域通洪空間及土平衡措施河川永續利用、多元化土地承洪策略、營造棲地廊道空間及歷史記憶及文化綠道串聯等策略,研擬四大面向之子課題。

本案進行至今(114)年已辦理民眾參與活動共計14場次(包含6場次民眾參與小平台),公部門相關活動共計10場次(包含2場次內部公部門研商會議與公部門治理策略討論會議),於各課題均逐漸收斂聚焦至關注位置,活動辦理之情形亦透過六河分署官方臉書發布相關內容,藉以達成資訊公開,並吸引關心水課題之民眾互動討論。

後續將持續凝聚地方民眾與各機關共識,並提出各策略與措施之分工建議,以利相關工作遂行,期能達到「安全河道‧自然共生」、「韌性土地‧水土共營」、「生機盎然‧和諧共存」及「山城海色‧與水共榮」四大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