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因應極端氣候,水利署多元齊下推動前瞻基礎建設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水環境建設,前瞻水環境計畫預算項下包含「水與發展」、「水與安全」及「水與環境」,其中「水與發展」主要辦理各項水利基礎建設,以因應氣候變遷之影響,減少枯旱缺水發生機率及供應發展所需用水,所採取的開源、節流、調度及備援等措施;「水與安全」主要辦理地方管河川、區域排水等各項淹水改善工作,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防治水患工作;「水與環境」主要辦理河川排水、海岸、滯洪池、漁港及養殖地區等水域週遭,與淨水及親水等水環境改善相關工作。

 

    去年無颱風帶來足夠降雨,創下自1911年氣象局有史以來最少紀錄,面對超過百年以來最嚴峻旱象,無颱風、無冬雨、春雨少,全臺由北至南包括石門、寶山、寶二、永和山、鯉魚潭、德基、日月潭、霧社及南化等水庫高屏溪均創下歷史最低水量,所幸近年政府推動各項水資源政策、細緻管理用水及前瞻基礎建設調度備援工程上場發揮功效,有效降低旱災衝擊。水利署強調,政府水資源工作已有長期整體性完整擘畫方針,因應氣候變遷,以開源、節流、調度、備援四大策略積極推動,除強化既有設施有效管理外,將強化流域整體治理、加強區域供水管網調度及推動科技造水等三大主軸,提升供水能力及供水韌性,打造從水源頭到水龍頭,改善供水環境。

 

    水利署表示,中央政府2006年起陸續推動「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流域綜合治理計畫」及「前瞻基礎建設-縣市管河川及區域排整體改善計畫」,協助地方政府加速改善水患,除完成縣市政府轄管的主要河川排水的整體規劃外,亦針對急要段逐步完成治理,故近年來除零星市區及道路積淹或農田淹水外,已少有溢堤大規模淹水事件發生。惟近年極端氣候頻繁,已呈現降雨日數減少但降雨強度增加之趨勢,最大一小時降雨量超過100毫米之現象頻繁發生,已遠超過都市雨水下水道設計排洪容量,故中央治水策略已由傳統的排水路整治、設置抽水站滯洪池等措施,逐步轉換到跨域合作推動韌性承洪,如水利法已於107年6月20日新增「逕流分擔出流管制」專章,推動以土地分擔水道之逕流分擔出流管制政策,提升土地耐淹能力,以及在淹水威脅聚落推行「在地滯洪」增加滯洪空間等新措施,以因應氣候變遷所帶來之威脅。

 

    水利署強調,防洪工程有極限,面對極端氣候所帶來的威脅,未來治理目標將著重在加強退水及復原能力的提升,讓保護對象於受災時能減少受害程度,災後能更快恢復正常狀態。

 

水利署發言人:王副署長藝峰

e-mail :a15w240@wra.gov.tw

辦公室電話:(02)37073011 行動電話:0933-012183

 

承辦單位:河川海岸組 副組長 林家弘

e-mail :ahome@wra.gov.tw

辦公室電話:(04)22501213  行動電話:0939062565